記者26日獲悉,我國將采取一系列新舉措打通知識產權、資本和產業之間的通道,推動知識產權靈活運用和科技成果轉化,以市場和產業的力量打開知識產權的財富大門。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雷筱云在中國知識產權運營聯盟成立新聞發布會上說,相關部門將不斷優化知識產權運營服務發展政策環境,加強知識產權協同運用,同時完善落實知識產權金融扶持政策措施,推動知識產權轉化成現實生產力。
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已經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但知識產權大而不強、多而不優。建設一個高效完善的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對于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和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國家知識產權局正著手建設1個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2個特色試點平臺以及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化經營能力的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從而搭建一個大規模的知識產權運營體系。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中國知識產權運營聯盟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下,由中國專利保護協會發起成立。該聯盟聯合全國重點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機構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銀行、投資公司等,整合國內外知識產權資源,促進相關政策、機制和模式創新,為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作出貢獻。
雷筱云認為,聯盟成立的意義“重大深遠”。
她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運營聯盟建設,完善企業主導、多方參與的專利協同運用體系,形成資源集聚、流轉活躍的專利交易市場體系,促進專利運營業態健康發展。
中國知識產權運營聯盟理事長馬維野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聯盟的成立對有效提升我國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聯盟未來將開展六項核心工作:一是充當橋梁紐帶,建立與政府部門、司法機關、行業協會及相關聯盟的溝通機制,加強政策引導;二是擴大宣傳影響,培養高端人才;三是加強知識產權運營試點機構跨行業、跨區域、跨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推動協同共享;四是引入國際專利,加強二次開發;五是制定知識產權許可、轉讓、競價交易的服務規范和標準,逐步規范我國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引導聯盟成員探索設立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開展知識產權質押、知識產權證券化等金融創新模式;六是整合聯盟成員專家資源,建立高端智庫,提供決策支撐服務。
據了解,當今一些具有法律、創投背景的人士和企業高層主管,紛紛瞄準知識產權這一新興市場,成立知識產權投資公司,購置發明創意、專利或接受專利權人委托,通過技術或專利集成、二次開發或訴訟等方式獲取利潤。與此同時,發達國家更加注重利用知識產權鞏固其創新優勢,跨國公司更加頻繁地將知識產權作為遏制競爭對手的手段,中國企業未來在海外的專利訴訟風險將會進一步加大。整合相關資源形成知識產權運營合力,已勢在必行。
以半導體照明產業為例,美國、日本、歐洲的半導體照明公司經過多年專利積累,基本形成了技術壟斷局面,在全球布置了專利網,使我國半導體照明企業“走出去”進程舉步維艱。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照明研發中心經過多年公關,在半導體照明領域研發了一系列領先的原創技術。去年,該中心與專利運營機構中科智橋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專利維權行動,還實現對一家國內企業的專利許可。此舉不僅獲得了全球業內伙伴的尊重,也打造了知識產權運營的成功案例。
中科智橋公司控股方華策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峰說,在我國邁向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新階段,知識產權、資本和產業的協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而聯盟的創建,恰好為這種協同發展提供了良好平臺和環境。